最近收到好多朋友的私信了,孩子已经快五岁了,但是之前四岁时分床、分房失败并且很不愉快,甚至给孩子留下了一段阴影,有没有正确科学和孩子分床睡的方法啊?青春期是孩子变为大人的转型期, 是孩子变优秀的关键期, 也可能是鸡飞狗跳的叛逆期, 青春期的烦恼怎么安抚, 亲子矛盾加剧了怎么办? 1月14日7:00,点击 预约 直播间 家庭教育专家金琰老师给家长们支招 关于分床分房这类话题,流传着很多俗语,比如“3岁分床,5岁分房”,“三岁四岁不分房,五岁六岁悔断肠?”,于是很多父母掐算着这个时间,但是其中有很多担忧与问题。 分床分房过早怕孩子与自己疏远亲子关系,过晚又怕影响孩子的独立性。 行文至此,想问问各位家长朋友们,你们的孩子都是几岁分床、分房睡的呢? ![]() 有这样一件事情。 我有一朋友,家里有一个女孩,已经四岁了。 这位朋友最近将孩子分房睡提上了日程,一直在“锻炼”孩子在自己的房间睡觉,维持一周多,每天都要上演“生离死别”的戏码,这一周朋友和孩子都没睡过一个好觉。 就是这样为了“训练”孩子独立睡觉,只得狠下心来,但是女儿每天都会在夜里面哭醒,她闻声只好过去安抚,有时候听不见声音,提心吊胆的母亲大半夜都会处于失眠状态。 清晨,还得顶着黑眼圈、和沉重的脑袋去上班,太奔溃了。 后来我给朋友分享了另外一位母亲的故事。 这位妈妈也在4岁生日的时候决定和孩子分床睡。 不出意外,已经夜里十一点了,孩子敲响了她们的门,一会说自己的书掉在房间,一会又说房间里面有声音,还说房间里面有蚂蚁。 爸爸隔着门缝对孩子说:“赶紧回房睡觉,你那点小心思我们早就看穿了哦,再不睡觉,不然打你屁股喽。” 后面的一整夜变得很安静,夫妻俩可算睡了个安稳觉。 ![]() 第二天一早,妈妈推开房门,竟然发现依偎蜷缩在门口。 原来孩子没有回房间睡,索性抱来了被子、枕头、怀里还抱着妈妈送给她的小熊。 朋友听完这个故事,眼眶微微湿润,故作坚强地说: “早点分床睡,只是想孩子不过分依赖父母,没想到却间接伤了孩子的心"。 可怜天下父母心,很多父母都有一样的心态,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孩子分房睡的计划。 孩子大了,就不要一起睡了,“3岁分床、5岁分房”过了这个年龄就更不好分了; 然而,这些都是真的吗? 强行分开睡会有什么影响?分床、分房睡的最佳年龄到底是几岁?是不是越早和父母分开睡会更独立,对孩子好?如何才能更好的让孩子分开睡? ![]() 父母强行和孩子分房睡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其实,分房时孩子大哭大闹,还会有一些奇怪的行为都是正常的。也有可能孩子还没有做好准备,但是强行分房会疏离亲子关系,孩子失去了大量的安全感,更有甚者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问题,内心产生阴影。 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这些负面情绪就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并且强行分房并不一定会成功,所以强制分房睡不建议家长用此方法。 都说“3岁分床,5岁分房”,可是孩子越来越大,眼看孩子就要过了最佳分床睡年龄了呀,怕分床睡更加困难了。 ![]() 那么“3岁分床,5岁分房”的说法到底对不对呢? 3岁的孩子还属于“婴幼儿”阶段,不管是生活还是睡觉,这段时间需要家长悉心照顾。 如果在孩子3岁之前就和孩子分房睡,孩子会缺乏安全感,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5岁时,在学龄阶段之前,孩子会开始学习一些基本技能,孩子的独立意识也会增强,这时候分房是成功率还是很大的。如果还没有分房,那就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独立和自立能力。 ![]() 所以结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这个说法是看似是有道理的。最好的分床时间,就是孩子脱离婴幼儿阶段时,而最好的分房时间,就是在孩子学龄阶段即将来临之前,也就是5岁左右。 但是,这种说法可能适用于一部分孩子,自己家的孩子,父母是比较了解的,具体情况可具体分析。 独立性比较强的孩子,4岁、5岁就可以分床、分房睡;独立性稍差,比较抗拒分床、分房睡的孩子,晚一点也没有什么大碍。 心理学家对此也指出,孩子等到10岁再分床、分房睡,都是没有问题的。 ![]() 父母该怎么做才能顺利和孩子分房睡? 1、适应阶段,让孩子参与布置自己的房间 孩子刚开始分床睡,肯定会难以接受,甚至有很大的逆反心理。所以分房睡可以是一件循序渐进的事情,让孩子慢慢的去接受和适应,除了家长平时的引导,还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 在布置孩子房间的时候,可以询问孩子的意见,带孩子一起去置办,有助于孩子熟悉自己的房间,会增强孩子的安全感,也就不那么容易害怕啦。 ![]() 2、分房也要多陪伴孩子 分房睡之后,父母千万不要沾沾自喜,前期也要陪伴孩子,可以给孩子讲故事,看一些动画片,让孩子更加安全过渡。 3、睡前多做些准备 孩子单独睡的时候,如果起夜上厕所会感到孤独和产生恐惧感,在训练孩子分房睡的时候,要提醒注意让孩子睡前排尿,减少孩子起夜的几率。这样,就可以一整晚睡个安稳觉。 进入学龄的孩子,可以将明天换洗的衣物放置好,养成良好的习惯。 ![]() 写在最后: 分床睡、分房睡是每个孩子迟早都会的事,顺其自然就好,家长们不要过度担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看完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了,点个【在看】与万千父母共勉 ![]() ![]() ▍作者:白砂糖,儿童心理学研究者,怀揣热爱生活的心,手写洞察人性的文。此文章来自网络,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bCxv3y5ZOqVxdMoA2AugFA 如有涉及侵权请通过邮箱联系:fnhjeqj@163.com删除。 |
GMT+8, 2025-5-1 12:33 , Processed in 1.42425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智能设备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