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讲AI时代的时候,有读者留言问我学生刷题,刷到最后也刷不过AI,那刷题到底是为啥?就像如果人类下象棋下不过AI,那为什么还要学象棋? 也有人问了我一堆上国际学校的诸般事宜。我一并来聊聊。 从哪儿聊起呢? 我讲一个故事,算了,这样不好,我讲我做过的一个梦。 以下内容都发生在梦里,和现实没有关系。 梦里面,我穿越到了一个星球叫三体,在三体星上发生了下面这么一段经历。 有一个朋友,他以前是甲方的,三体也有甲方,很正常。 那个年代呢,不允许二胎,他就赴美生子,当然,他头胎也是儿子,倒不是重男轻女,就是想要生更多。 老二还是儿子,顺带就拿了三体星上的美国国籍。回国后就让孩子读了国际学校。 其实他家老二是可以上普通学校的,因为他老家是个很偏的省,又是农村,管的不严,稀里糊涂的还是给他家老二上了户口。 可他还是让老二上了国际学校。 我们那时候就跟他聊,你这是准备让孩子18岁以后选择留美? 他说不是的,留学要留学,但最终,还是要回来发展。 这个就很有意思了,你明明可以不上国际学校,省很多花费,更重要的是,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并非国际学校的长处。 那他为啥呢? 他就讲了一番道理。 公交车原理。 一辆公交车,最初车上没有人,全是空座,这时候什么最重要? 行动力最重要,你跑得快,抢先占座,这个最重要。 他当年就是这么从村里考出来的大学生,大概是31岁那年,就做了甲方的集团副总裁。 十几万人里面进入前三十,很难了。 这个叫占座的能力。 那个年代多数人都是靠这个,大家都是申公豹。 所以那代人特别喜欢鸡娃,也迷信鸡娃,所谓复制自己的成功路径。 但是当年呢,也就是十几年前,他就意识到一件事,他发现坑越来越少,人越来越多。 那么如果一辆公交车上,每个座都被占了,你的策略应该怎么修正? 应该改成跟随策略。 就是你盯着一个人,排在他跟前,等他下车你好坐他的位置。 如果你不这么做,你在车上这么游动,那么对不起,即便有人起身,也轮不到你。 这就是他安排他家老二去读国际学校的用意。 什么用意?从小培养当马仔的能力。 他本人就是个马仔,起初是甲方的老二看上了他,把他从一个项目经理,迅速的,提拔到了副总裁。 后来他去了500强外企,继续做副总裁。再后来,创业,当然,也是抱大腿的那种。 他通过自己多年的经验,明白什么事情呢? 信任 > 能力。 他说的这句话在基层岗位上是不成立的,但是高于某个层面之后,就成立了。 不理解的读者,你想一个问题,你换手机号么? 绝大多数人是不换手机号的。 为什么?因为你的手机号和很多银行卡,和很多重要的事情绑定在一起。 看起来换个手机号,可以享受更便宜的套餐,问题是,你的沉没成本很高。 有些重要的事情绑定在你的手机号上,你已经不记得了。 有些重要的人,他只有你过去的手机号。 有这些顾虑,你就不愿意为了一点套餐上的优惠,而轻易更改手机号码。 那么你站在大佬的角度,什么是大佬? 就是上面这个故事里的你呀。 什么是高管,或者说,什么是大佬身边的马仔? 不就是那个手机号么? 人的能力的确是可以无限提升的,所谓一山还有一山高,AI比所有的人都高。 问题是,大佬的时间,大佬的生命是有限的。 大佬换亲信的成本,就跟你换手机号,是一回事。 那个大佬身边的亲信,他掌握的东西之多,多到有时候,大佬自己都不知道还有哪些。 就像你自己都不记得你的手机号到底关联了多少事。 这个价值,不是能力价值,是什么?是时间价值。是你占用,消耗大佬的时间,从而获取的价值。 俗称人才多得是,可是大佬一辈子有精力去了解的人才,可没有那么多哦。 这就是他的用意,他从小培养他儿子什么?当马仔。 一方面,他指望他儿子从小接触的学生里面,有几个关系要好的同学,将来是可以继承家业的。 那作为陪太子读书的伴读,以后人家做了董事长,任命亲信去看家,往往就会选伴读,去当高管之一。 这种事儿,在企业里,在高管这个层面,是非常常见的。 另一方面,他也利用自己的工作便利,不断的把他儿子,引荐给他伺候过的那些个大老板,或者大领导的孩子们。 这是我见过的读国际学校的家长里面,最拎得清的一个。 其他同类家长大都拎不清,居然相信QS排名高出几名,就可以吊打后面的,居然是为了这个去读国际学校。这显然是被当年的高考分数比高低,僵化了思维。 相比之下,他才是拎得清的。他也抓他娃学习,但是他理解抓学习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和别人比拼成绩。 俗称比拼成绩只是为了升学,升学是手段,不是目的。 当然,以上都发生在梦里,三体星哦。 梦叙述完了,回到现实,回到那天聊AI时代时,读者们的问题。 你们最大的问题在于还是沉迷在表象中,或者说,是过去的表象中。 张三比李四多考了20分,是不是一定意味着张三比李四强,这件事,是有时代约束的。 什么时代?公交车空座时代。 有句话怎么讲来着?没有申公豹的时代,只有时代的申公豹。 申公豹到底优不优秀,是时代决定的。 侏罗纪以大为美,白垩纪以小为美,时代变了,标准也会变。 就像公交车上空座与满座的时候,策略并不相同。 如果你总是拿前朝的剑,来斩本朝的官,那么拎不清的不是孩子,是你。 我们说一个人拎不拎得清,有两个指标。 第一个指标体现在你能否识时务?你能否快速感知公交车的变化? 第二个指标体现在你能否迅速抓住问题的关键,比如梦里的那个故事,换位思考,思考一下大佬们,或者大佬继承人们的时间沉没成本。 拎不清的人,那你且去跟AI比比看,看谁拳头硬吧。 拎得清的人,你就进入人与人玩游戏的阶段了。 真当你拎得清的时候,你回忆下,历史上有过那么多次技术变革,真的有过新鲜事儿么? 并没有,阳光底下只有重复而已。 重复的是什么? 拿自己当人,拿别人,当AI。 那些历代的得利者,不都是拿自己当人,把别人,当AI给玩了么? 诸君细思之。 此文章来自网络,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HUXyiGybK6U1Gr1-nyCSBg 如有涉及侵权请通过邮箱联系:fnhjeqj@163.com删除。 |
GMT+8, 2025-5-1 13:00 , Processed in 1.51987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智能设备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