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한국 사람 日本語 Deutsch русский بالعربية TÜRKÇE português คนไทย french
查看: 1|回复: 0

直击2025上海车展,供应链巨头集体“C位出道”,中国技术改写全球规则

[复制链接]
查看: 1|回复: 0

直击2025上海车展,供应链巨头集体“C位出道”,中国技术改写全球规则

[复制链接]
查看: 1|回复: 0

241

主题

0

回帖

73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33
rkJ6sw

241

主题

0

回帖

73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33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又到了两年一度的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2025上海车展),作为全球汽车科技的风向标,此次依然以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为主。据统计,本次上海车展中展出的新车,新能源车型为67款,传统燃油车为30款。
        并且,本次车展共有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全球知名汽车制造商和供应链企业参展,规模创历史之最。此外,这届上海车展的一大亮点是首次设立了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展示区,其中位于整车馆的供应链企业展位数量已经达到23家,涉及智驾方案、智能座舱、车规级芯片、动力电池、充电桩等领域。
供应链企业走上前台,智能驾驶成亮点
        随着车企新品在车展中竞相亮相,一大批往常位于幕后的供应链厂商也粉墨登场。近50家国内外知名科技半导体和芯片企业首次亮相。与往届相比,本次供应链相关的展区规模同比扩大至10万平方米。
        其中参展的包括博世、采埃孚、宁德时代等全球领先零部件供应商,以及地平线、科大讯飞、Unity中国、芯驰科技等芯片、雷达、ADAS解决方案企业,此外,还有如亿纬锂能、欣旺达等电池厂商现场展示了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创新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供应链企业更是首次来到此次车展,包括商汤绝影、Momenta、小马智行等。其中小马智行在本次车展中全球首发新一代Robotaxi,亮相第七代Robotaxi家族全系,并首发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

        从此次发布的情况来看,小马智行发布了第七代Robotaxi,并搭载全球首个基于英伟达Orin-X芯片的L4级全场景解决方案,设计寿命达10年60万公里,体积、重量、功耗降低超50%,成本下降80%。据介绍,系统配备超20项安全冗余、1000+项检测设计及多重降级策略,可应对单点失效等极端场景,安全性比人类驾驶高10倍。

        除了小马智行外,联想也在车展中出了一款L4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AD1。据了解,AD1采用两颗NVIDIA DRIVE Thor SoC芯片,通过PCIe和NV-Link互联,AI算力高达2100 TOPS@INT8,并支持FP8/FP4数据类型,Transformer模型推理速度提升5倍。并搭载联想自研的AI中间件UltraBoost,优化模型加速和任务调度,适配端侧大模型,提升感知与决策效率。

        同样是首次进入整车馆展览的Momenta,也展示了L4级的自动驾驶方案,通过数据驱动的“飞轮”技术,与上汽、广汽、丰田等车企合作量产车型。地平线推出的征程6芯片算力提升至200 TOPS,支持L3级全场景智驾,适配20万级车型,并与比亚迪、吉利等合作,推动高阶智驾功能“平权化”。
        此外,华为鸿蒙座舱登陆国外车型,ADS 3.0系统支持无高精地图全域通行,与奔驰、奥迪合作推出HarmonyOS NEXT数字化服务,覆盖L3级功能,中国技术正成为全球产业的重要支柱。
        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乘用车L2级及以上智能辅助驾驶的渗透率达到55.7%。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预测,到2025年,这一比例可能会接近65%。
智能座舱、HUD、动力电池新技术层出不穷
        此次的车展中不少供应链企业还展出了自身的智能座舱平台,例如联发科推出了多款智能座舱产品,例如高效座舱HyperVisor、多模态Gen-AI智能座舱以及天玑汽车座舱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联发科天玑汽车座舱平台CT-X1芯片,是全球首款采用3nm工艺的车规级座舱芯片,支持130亿参数大语言模型(如LLMs)和AI绘图(Stable Diffusion),可1秒内生成图像,实现3D图形语音助手、多模态交互等创新功能。

        CT-Y1/CT-Y0则是采用4nm制程制造的次旗舰芯片,实测安兔兔车机版跑分超107万,战平高通旗舰芯片,支持70亿参数AI大模型。消息显示,该平台已获国内6家头部车企定点(如吉利、广汽等),其中搭载CT-Y1的车型计划2025年5-6月量产。
        作为智能驾驶传感器供应商的森思泰克在本次车展中展出的行泊一体域控制器方案聚焦舱行泊一体化技术路径,基于业界主流算力芯片开发,通过座舱控制器实现ICC(集成式巡航控制)、HWA(高速公路辅助)、RPA(远程泊车辅助)等智驾功能,减少传统行泊分离架构的硬件冗余。

        并且支持多传感器数据共享(如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提升泊车场景中前视摄像头的远距离感知能力,弥补环视摄像头短板。通过“一套硬件+多场景复用”模式,较传统行泊分离方案节省约30%的硬件成本,同时缩短车企开发周期至行业平均水平的50%。

        华勤技术也在车展中推出了自家的智能座舱方案,车展中展示了其旗舰座舱舱域控制器、高端座舱域控平台等产品,其中旗舰座舱舱域控制器拥有230K DMIPS CPUGPU可达3.0T FLOPS,可驱动多屏3D渲染与光追效果,NPU拥有30 TOPS INT8算力,支撑端侧大模型实时推理。
        均胜电子也在展会中推出JoySpace+智能座舱,整合多模态交互(视觉、声觉、触觉)、可折叠方向盘、光场屏技术及UWB数字钥匙,支持影院级影音与个性化空间定义。
        除了智能座舱外,HUD技术领域持续创新者泽景带来了HUD5.0,拥有超清分辨率(1920x1080)和152 pix/°超高角分辨率,具备像素级动态背光控制技术,可通过智能算法实现精准光控。LCoS AR HUD则可以支持2K/4K画质。
        与此同时,此次展会中也可以看到,动力电池技术上也进行了不小的创新,推动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例如比亚迪发布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车型“海狮07 EV”和“星舰”,续航分别达1000km和1200km;蔚来ET9搭载150kWh固态电池包,上汽名爵MG4量产版低温容量保持率超90%,奇瑞“猎风”续航突破了1500km。
        其中,宁德时代还展示了第四代钠离子电池,将首搭极氪009改款车型,该电池具备-40℃低温续航保持率90%,充电10分钟补能600公里的特性;同时推进全固态电池研发,计划2028年前后商业化。
写在最后
        此次能够看到,供应链厂商加强了对外展示的意愿,并且不少国内企业已经成功的打入到了国际车厂的核心供应链中,例如奔驰、奥迪、宝马、丰田、日产等。
        并且由于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中的领先地位,在本次车展中还能看到完全由中国团队主要设计、研发的车型。例如本次展出的纯电车型日产N7,便专为中国市场打造,定位为家庭智能纯电SUV,车型还搭载了由Momenta提供的L2++级辅助驾驶。
        美系品牌上汽通用别克也将在今年全面部署L2城区辅助驾驶技术。基于与Momenta的深入合作,别克L2城区辅助驾驶技术采用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做到无须依赖高精地图,实现道路自动识别。
        而丰田展示了其纯电动bZ家族、雷克萨斯品牌各一款全球首发车型,以及豪华车型世极一款中国首发车型。大多数车企,都在强调更加“中国”的属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41

主题

0

回帖

73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33

QQ|智能设备 | 粤ICP备2024353841号-1

GMT+8, 2025-5-2 04:45 , Processed in 4.80875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智能设备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