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한국 사람 日本語 Deutsch русский بالعربية TÜRKÇE português คนไทย french
查看: 13|回复: 0

茵陈善治湿温病

[复制链接]
查看: 13|回复: 0

茵陈善治湿温病

[复制链接]
查看: 13|回复: 0

388

主题

0

回帖

1174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74
qq5464642

388

主题

0

回帖

1174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74
2025-2-16 10: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茵陈擅退黄疸众所周知,《别录》谓其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也进一步阐述其清热利湿退黄之功。但茵陈尚有宣湿郁之功,善治湿温病往往为世人所忽视。吴鞠通云:“茵陈宣湿郁而动生发之气。”甘露消毒丹中即以茵陈宣湿郁,配合蔻仁、藿香、滑石、木通以化湿泄浊,配合连翘、黄芩以清热解毒,清热化湿治湿温病。茵陈的宣湿郁作用在加减正气散中也有体现。茵陈五苓散中茵陈更有开郁而清湿热之功。
       笔者在临床应用茵陈,除用于湿热黄疸外,也常治疗湿阻中焦之无黄疸型肝炎、急慢性胆囊炎等症,其热重于湿用甘露消毒丹,若腑实配大黄,湿重于热则用茵陈五苓散,重用茵陈为20~30g,意在宣湿郁以分解湿热。临证常配白蔻、谷芽等以和解中焦湿浊。
       曾有邻妇右上腹痛,邀余诊治,诉腹痛一周伴发热,查体温38.3℃,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经县医院诊断为急性胆囊炎,输液及服大柴胡汤加减后效不佳。诊其脉滑数,舌苔黄腻,诊为肝胃郁热,中焦湿浊不化,即立方以三仁汤加茵陈30g,服药三剂而愈。
       阳春三月,茵陈破土而出,药食俱佳,但其性凉,多食易苦寒败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88

主题

0

回帖

1174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74

QQ|智能设备 | 粤ICP备2024353841号-1

GMT+8, 2025-5-2 02:42 , Processed in 1.89708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智能设备

©2025